2021年7月29日,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CIPRA)会长、中国欧洲事务特别代表、联合国前副秘书长吴红波应邀出席第七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并在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世界需要什么样的秩序》主题演讲。演讲全文如下:
王辉耀理事长、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最近,“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 (rules-based world order)突然时髦起来。同时,中国被批评是“不遵守规则和破坏秩序”。如果没记错的话,当初这一表述是美国内用来批评政府未获联合国安理会授权入侵伊拉克的。现在该表述重新启用,那“规则”是什么呢,说者却语焉不详。
无论如何刻意模糊,“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将严重影响国际形势发展和世界的未来。
世界需要什么秩序,取决于世界需要什么。20多年前,我曾问过一位欧洲驻华大使,你们为什么加入欧盟?他的回答很简单,一、避免在欧洲发生第三次大战,二、参加共同市场促进本国经济。他的回答反映了两项基本诉求,和平与发展。76年前,联合国就是在国际社会要求制止战争、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强烈呼声中成立的。对于所有国家和人来讲,和平是必须的生存状态,发展则是最根本的需求。2015年联合国大会通过《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时,193个成员以热烈掌声再次确认这一诉求,即没有发展就没有持久和平,没有持久和平就无法维护真正的发展。
因此,我们所希望的国际秩序应该是能够维护国际社会整体利益、促进世界持久和平与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国际秩序。该秩序应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坚持多边主义,反对单边主义。2017年,我作为联合国G20协调员出席了汉堡峰会协调员会议。在讨论汉堡峰会公报措辞时,一个大国代表极力阻止将“世界贸易组织”、“多边贸易机制”、“多边主义”、甚至是联合国宪章的措辞写入峰会公报,且不作解释,场面十分尴尬。随即出现了19对1的压倒性局面,连盟友都反对该国的立场。这说明,搞单边主义极不得人心。国际社会应摒弃单边主义,反对破坏国际规则的行为,坚决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世界贸易组织为基石的多边贸易体制。
第二,坚持公平正义,反对霸权主义。公平正义是各国共同捍卫的普世价值。联合国成立时,51个成员国中亚非国家仅有13个。目前193个成员国中160个是发展中国家(其中半数是发达国家的前殖民地),占成员国总数的82%、世界总人口的88%。因此,必须坚持大小国家一律平等、以对话协商解决分歧、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坚持国际关系民主化。必须摒弃动辄采取制裁措施,拒绝霸凌行径和强权政治,坚决反对干涉别国内政。
第三,维护联合国宪章,反对双重标准。有一个《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你说公约好吧,有一个大国就不加入;你说公约不好吧,这个大国偏让你必须遵守,活生生的双重标准。必须严格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联大通过的法律规则,不能“合则用,不合则弃”,也不能任意解释国际规则,侵害他国权益。各国间关系只能用国际法调整,不能谁拳头大就听谁的。大国更不能搞双重标准,肆意歪曲国际法。
第四,坚持团结合作,反对以邻为壑。团结合作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一年前新冠病毒突然席卷全球,对所有国家进行了无差别的压力测试。究竟是“应收尽收,应治尽治”,还是“让老弱病殘自生自灭”,每个国家都面临同样的挑战。面对危机,以意识形态划线,将病毒政治化、污名化,任意“甩锅”,既解决不了本国问题,也难应对全球疫情挑战。中国有句话,“自己有病,别让他人吃药”。加强国际团结合作,共同抗击病毒才是唯一的正确选择。
第五,适应形势发展,完善治理体制。联合国成立以来先后提出了 “民族自决权”、“发展权”、“和平权”、“千年发展目标”、“可持续发展目标”等一系列创新理论和发展战略,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联合国系统也需要改革与创新,顺应历史发展要求。联合国是成员国主导。联合国有句话:成员国希望联合国好,联合国才会好。希望联合国成员国,特别是有影响和能力的大国,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南北合作为主渠道、南南合作为补充的合作格局,不断完善机制,实现世界各国共商共建共享的国际体系。
第六,创新价值理念,团结国际社会。超越意识形态分歧,团结合作,是建立联合国的重要基础。目前,意识形态分歧正在撕裂国际社会,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担忧。因此,急需能够增强团结凝聚人心的新共识。全世界有220多个国家和地区,5000多种语言,人们的价值观不尽相同,凝聚人心并非易事。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其核心是:我们同在地球村,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因此需要 “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共同未来。2015年,联大通过《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明确指出,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郑重承诺:促进不同文化间的理解、容忍、相互尊重;创建没有贫困、饥饿、疾病、恐惧与暴力的世界;并表示:我们正共同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集体努力谋求全球发展;不能落下一个人。《2030年议程》与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异曲同工、高度契合,其共同特点是,超越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宗教信仰、发展阶段的不同,秉持“和而不同”原则,倡导各种文明和睦相处、和谐发展。这是当前国际社会可以认同的基本价值的最大公约数,也是能够团结各国、凝聚人心的最佳平台。
在座有不少欧洲国家驻华大使。中国和欧洲是世界两大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欧有共同的利益,双方市场高度互补、互利合作潜力巨大。中欧有共同的理念,都秉持多边主义理念,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中欧有共同的责任,作为世界的稳定力量,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承担责任并发挥作用。中欧之间没有地缘政治冲突,合作远大于竞争,共识远大于分歧。希望中欧双方能通力合作,为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女士们,先生们,
84年前的今天,日本侵略军攻占了大家所在的地方--北平城。5000多名中国守军阵亡,近千名军训大学生殉国,百姓生灵塗炭。我们应不忘惨痛历史,永远珍爱和平。
最后小结一下:
一、个别国家的“家法”和“帮规”不能代替公认的国际法则,更不能成为强权政治的借口。
二、国际公认的规则只能是,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根基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
谢谢各位!